目錄
癌症標靶藥物真的是最有效的嗎?
正確觀念與副作用一次瞭解!
▎前言
癌症五大治療方針,其中一項是標靶治療,用於癌症精準治療,是針對治療目標的標靶,能分辨癌細胞和正常細胞,標靶作用直接殺死或控制癌細胞。標靶藥物與其它治療的方式相比來說,算是種獨樹一幟的抗癌利器,良好治療結果促使國際權威治療指引頻繁修正改版,媒體報導常見病患現身說法標靶治療讓他重獲新生,致使許多患者一得知罹癌,就想要求醫生使用標靶藥物。但標靶藥物真有這麼有效嗎?先有正確觀念,才能救命與經濟下,做出適合的選擇。
▎標靶藥物的種類
標靶治療使用的藥物,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:
一、阻斷癌細胞訊息傳遞路徑,讓癌細胞無法生長。
➤ 非小細胞肺癌
- Afatinib (妥復克)
常見副作用:腹瀉、噁心嘔吐、腸胃不適、食慾不振、指甲變化、痤瘡狀疹。
- Iressa (艾瑞莎)
常見副作用:腹瀉、痤瘡狀疹。
- Tarceva (得舒緩)
常見副作用: 腹瀉、痤瘡狀疹。
➤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
- Glivec (基利克)
常見副作用:體液滯留、胸痛、肌肉疼痛、腹瀉、痤瘡狀疹。
- Sprycel (紓癌特)
常見副作用:痤瘡狀疹、腹瀉、手腳疼痛、發紅、腫脹。
- Tykerb (泰嘉)
常見副作用:腹瀉、痤瘡狀疹、手腳疼痛、發紅、腫脹、噁心嘔吐
二、抑制血管新生(Anti-angiogenesis);所謂 「餓死癌細胞」的標靶治療
➤ 結腸癌
-
Avastin (癌思停)常見副作用:血壓、輕微蛋白尿、腸胃不適、血球抑
-
Sutent (紓癌特)常見副作用:痤瘡狀疹、腹瀉、手腳疼痛、發紅、腫脹。
-
Nexavar (蕾莎瓦)常見副作用:痤瘡狀疹、腹瀉、手腳疼痛、發紅、腫脹。
三、針對癌細胞表面抗原:針對癌細胞攻擊,使用前須先確定癌細胞的接受器有無陽性表現。
➤ 治療腎癌和肝癌的藥物
-
Nexavar (蕾莎瓦)
常見副作用:痤瘡狀疹、腹瀉、手腳疼痛、發紅、腫脹。
-
Herceptin (賀癌平)
常見副作用:痤瘡狀疹、腸胃不適、發燒、寒顫。
-
Erbitux (爾必得舒)
常見副作用:腹瀉、痤瘡狀疹、腸胃不適、發燒、寒顫
-
Vectibix (維必施)
常見副作用: 腹瀉、皮疹、痤瘡狀疹、噁心、搔癢、紅斑。
▎哪些患者適合標靶藥物
並非所有的癌症都適合使用標靶治療,隨著對於癌症的了解逐漸加深,即使相同的癌症診斷,也不是每一個病人都適合標靶藥,重點在於患者的癌細胞有沒有特定腫瘤基因變異,因此在開始治療前,病人需要先接受切片檢查送病理科做腫瘤基因檢測。在台灣較常發生的幾種癌症,目前都有標靶藥物可以使用,例如:大腸癌、肝癌、肺癌、乳癌、頭頸癌等,且多應用在診斷出癌症時的第一線治療,有效縮小、控制腫瘤。癌友是否能使用標靶藥物,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癌症有無特定的腫瘤基因標記,與醫生充分討論。現今醫療技術已發展出越來越多的腫瘤基因檢測,來幫助病人盡快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。
-
大腸癌:腫瘤基因中無K-RAS基因突變野生型,接受標靶藥物療效顯著。
-
乳癌:有HER-2過度表現者,必須使用標靶藥改善預後。
-
肺癌:必須是肺腺癌、而且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-EGFR有突變的患者,用標靶治療才有效果。
然而,目前標靶治療還不能完全取代化療,化療是利用注射或口服抗癌藥物,經由血液循環殺死及遏止癌細胞蔓延轉移全身的方法。而標靶藥物中,目前僅有治肺癌的艾瑞莎和得舒緩,可以單獨使用且和化療效果差不多,所以接受其他標靶藥物的癌症病人,還是必須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來控制癌症。
【延伸閱讀】癌症治療 不可怕!做對這幾件事幫助罹癌病人撐過化療
▎關於標靶治療常見 Q&A
Q1:肝癌轉移到肺部,可以用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嗎?
Ans:答案是不可以,標靶治療主要是針對原位癌細胞。例如:肺癌轉移到腦部,使用治療肺癌的標靶藥如艾瑞莎或得舒緩,可以有效控制轉移到腦部的腫瘤。相反地,肝癌轉移到肺,肺部的癌細胞仍是肝癌細胞,用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是沒有效果的。
Q2:如何才能知道標靶藥物失效或出現抗藥性?
Ans:癌症是一種全身性疾病,有些病人接受標靶治療控制後,經過一段時間發生抗藥性而病情復發。因此必須要定期接受電腦斷層、核磁共振、骨頭掃描、血液腫瘤指標等檢查,追蹤監控身體狀況。
Q3:標靶藥物健保是否有給付?
Ans:不一定。健保給付的癌症種類包括血癌、乳癌、肺腺癌、大腸癌、晚期腎細胞癌以及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、乳癌、頭頸癌、非小細胞肺癌等。不過因為標靶藥物費用很高,尤其是新一代或是第二、第三代標靶藥物的單次療程動輒數十萬上百萬,仍有設定給付條件與給付次數。
若是自費,依照藥物種類價格從一年 40 萬到 200 萬不等。但是最新的藥物不一定等同於最有效的治療,醫師會遵循治療指引,依據每一位癌友的腫瘤基因變異、體力狀況、經濟能力以及是否有醫療保險,替病人找到最適合之治療策略其使用的自費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