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膽腸胃科

凃忠文醫師|肚子痛「這些」部位(疾病)要開刀!

目錄



肚子痛「這些」部位(疾病)要開刀!

 

▎前言

Mar.2025-凃忠文醫師|肚子痛「這些」部位(疾病)要開刀!-1

腸胃系統負責食物的消化和營養吸收,是維持健康的關鍵部分。然而,由於飲食習慣、壓力或其他疾病的影響,腸胃容易出現問題。腸胃消化道在身體中的角色,負責分解食物、吸收營養並排出廢物。

腹痛常見的原因

➊ 消化系統問題:如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、腸胃炎、便秘或腸阻塞。
➋ 炎症或感染:如闌尾炎、膽囊炎、胰臟炎、盆腔炎。
➌ 功能性問題:如大腸激躁症 ( IBS )。
➍ 其他因素:如過敏、藥物副作用或心理壓力。

 

5 種需要及時就醫的情況

若腹痛伴隨以下症狀,應立即就醫:

➊ 劇烈疼痛且持續惡化。
➋ 嘔吐物或糞便中出現血液。
 發燒伴腹痛。
➍ 無法排便或放屁。
➎ 腹部觸摸有異常硬塊或壓痛。

 

5 種可能需要開刀的腹痛

Mar.2025-凃忠文醫師|肚子痛「這些」部位(疾病)要開刀!-2
➊ 急性闌尾炎:右下腹劇痛。
➋ 膽結石或膽囊炎:右上腹疼痛,可能放射至肩胛。
➌ 腸阻塞:腹脹且無法排便。
➍ 胃穿孔或腸穿孔:劇烈腹痛,伴隨腹膜炎症狀。
➎ 婦科急症:如卵巢囊腫扭轉或異位妊娠破裂。
 

些腹痛是不需要治療的?

 輕微脹氣或便秘:可能因飲食不當或一時腸蠕動減弱引起。
➋ 壓力性腹痛:可能因焦慮或壓力導致,通常短暫且自行緩解。
➌ 月經(生理)痛:若為輕度,通常無需特別治療。
 大腸激躁症(IBS)症狀:腹痛、腹脹、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。心理療法:壓力管理、放鬆訓練。
 

肚子痛的分類:上腹痛與下腹痛

Mar.2025-凃忠文醫師|肚子痛「這些」部位(疾病)要開刀!-3

  上腹痛   

多與胃、十二指腸、肝、膽、胰臟有關,常見如胃食道逆流、胃潰瘍、膽結石等。

  下腹痛   

可能涉及腸道、泌尿系統生殖系統,如腸炎、闌尾炎、尿路感染、卵巢問題。
 

胃食道逆流是什麼?

胃食道逆流( GERD )是指胃酸或胃內容物反流至食道,導致燒心、胸悶或嗓音沙啞等症狀。其原因包括食道下括約肌功能不全或胃壓升高。

➧ 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?

➊ 少量多餐,避免過量進食。
➋ 避免睡前進食,飯後至少 2 小時再躺下。
➌ 抬高床頭,減少胃酸逆流至食道的機會。
➍ 避免刺激性食物,如:咖啡、酒精、巧克力、辛辣等食物。
➎ 維持健康體重,減少腹腔壓力。
  
 
胃出血的常見原因和治療方式

➧ 常見原因

➊ 消化性潰瘍: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( NSAIDs )引起。
➋ 胃靜脈曲張破裂:常見於肝硬化患者。
 胃腫瘤:良性或惡性病變導致出血。
➍ 胃炎:如飲酒過量、感染或壓力引起的急性胃炎。
 

➧ 治療方式

➊ 藥物治療:使用質子泵抑制劑( PPI )減少胃酸分泌,或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。
➋ 內視鏡止血:如注射藥物、熱凝固或金屬夾止血。
➌ 外科治療:當內科治療無效或病情危急時考慮手術。
  
 
結語

腸胃不適可能只是暫時性的,但如果不加以重視,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。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,請儘早就醫,確保安全與健康。

駐站醫師-凃忠文

米蕈學會官方LINEO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