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目錄
日本必買的 EVE 大正感冒藥 其實台灣也買得到?
▎前言:流感大流行,日本的止痛藥 EVE 是什麼藥?屬於什麼類別的用藥?

EVE 是一款在日本廣泛使用的非處方止痛藥,其主要成分是布洛芬(Ibuprofen)和乙醯胺酚(Acetaminophen,台灣俗稱普拿疼)。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,具有止痛、抗發炎和退燒的效果,而乙醯胺酚則以溫和止痛和退燒作用為主。EVE 經常被用來緩解頭痛、經痛、肌肉痛及牙痛等輕至中度疼痛。
▎EVE 止痛藥有沒有什麼副作用?
➧ 常見副作用
-
胃腸不適(例如噁心、胃痛、消化不良)
-
頭暈或疲倦
➧ 罕見但需要注意的副作用
-
胃潰瘍或胃出血(長期或過量服用)
-
過敏反應(如皮疹或呼吸困難)
-
肝臟或腎臟功能損害(尤其是對乙醯胺酚過量使用)
使用時應注意避免空腹服用,並避免與其他含有相似成分的藥物(如其他退燒止痛藥)同時使用,以免過量導致副作用。
▎台灣也有類似成份的止痛藥嗎?
.png)
台灣有許多含有布洛芬或乙醯胺酚的非處方藥,例如:
-
布洛芬: 愛德爾、布洛芬止痛藥
-
乙醯胺酚: 普拿疼、泰諾(Tylenol)
這些藥物同樣可以緩解頭痛、經痛等不適症狀,成分和效果與日本的 EVE 類似,且更符合台灣藥品管理規範。
▎國外帶回來的藥物跟台灣的藥物有沒有區別?
① 成分和劑量
國外藥品可能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組合或劑量較高,與台灣市售藥品有所不同。
② 法規標準
各國對藥品的成分、包裝和標示有不同的規範。例如,日本的 EVE 標示為非處方藥,但台灣可能需要醫師處方。
③ 使用說明
國外藥品多為當地語言標示,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正確服藥。
▎會建議自己去國外購買藥品回來吃嗎?
.png)
① 成分安全性可能不明
台灣禁止某些成分,通常是基於其安全性風險、潛在副作用或尚未經過完整評估。例如:
-
某些國家允許添加的藥用成分可能對特定族群(如孕婦、兒童或慢性病患者)存在危險性。
-
台灣藥品管理更加嚴格,禁止的成分往往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健康。
② 藥品成分可能與台灣法規不符
有些國家允許的成分,可能在台灣因為毒性風險或濫用潛力而被禁止,例如:
-
偽麻黃鹼(Pseudoephedrine): 雖然是鼻塞藥常見成分,但可能被濫用製作毒品。
-
苯丙醇胺(Phenylpropanolamine): 過去常用於感冒藥,但因為可能引發中風等副作用而在台灣禁用。
③ 用藥風險增加
服用含有台灣禁止成分的藥品可能導致以下風險:
-
副作用或不良反應: 您可能不知道該成分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。
-
醫療責任問題: 若出現副作用,台灣的醫師可能無法對該成分進行有效處理。
-
藥品品質不確定性: 未通過台灣檢驗的藥品,可能在製造或儲存過程中存在問題。
④ 可能影響後續醫療
台灣禁止某些成分,通常是基於其安全性風險、潛在副作用或尚未經過完整評估。例如:
-
藥物交互作用: 您服用的成分可能與醫師處方的其他藥物互相影響,導致療效減弱或副作用增加。
-
診斷困難: 醫師可能難以辨別症狀是否與禁用成分相關。
➧ 出國購買藥品要留意:
購藥前:
-
查詢該藥品成分是否符合台灣法規。
-
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,了解是否有安全的替代品。
避免自行購買:
-
透過正規管道購買台灣核准的藥品。
-
不要因價格便宜或聽信網路推薦而購買不明來源的藥品。
出國期間用藥:
-
若需服用當地藥品,請先詢問當地醫師或藥師,並確保藥品成分安全。
-
儘量隨身攜帶台灣醫師處方的常用藥物,減少服用陌生藥品的需求。
▎結論
.png)
如果藥品含有台灣禁止的成分,出於安全和健康考量,強烈建議不要服用。替代方案應以符合台灣規範且經過專業指導的藥品為主,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