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衛教

大腸直腸癌會有哪些前兆? 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嗎? 注意!大腸癌常見關鍵症狀

目錄



大腸直腸癌會有哪些前兆? 血便一定是大腸癌嗎?
注意!大腸癌常見關鍵症狀

前言

大腸直腸癌( 簡稱大腸癌 )在十大癌症中一直是榜上有名,也有許多名人受大腸癌之苦,推估每年新確診人數高達 1 萬 7 千多人,2021 年結腸、直腸和肛門癌的死亡數為 6657 人,較五年前增加 11% ,且患者有越來越年輕的現象。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腸癌,究竟要如何及早發現大腸癌?病友與家屬該要如何去面對呢?

 

大腸直腸癌、痔瘡要怎麼分清楚?

而常常許多人搞不清楚是痔瘡還是大腸癌,發現糞便有血感到無比的緊張,有些人乾脆鴕鳥心態,沒有流血後便不再理會。一旦發現糞便有異常的狀態時就要盡快就醫,把握醫療黃金時機。大腸癌造成糞便有血的原因是腫瘤血管新生;而痔瘡通常位於肛門口。而當糞便經過磨擦腸道,皆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,導致大便有血,以下三種分辨方式提供參考:
 

1.出血狀況

排出的糞便與血液混合,大腸癌的機率較高,例如:腫瘤位於升結腸,血液經過橫結腸、降結腸、乙狀結腸,在體內時間較久,血與糞已經混合無法分離。痔瘡通常位於肛門口,糞便經過才會造成出血,可以看到血液。

2.排便狀況

直腸癌特別容易有排便時,因長在直腸的腫瘤就會持續刺激,引發想要排便又大不乾淨的感覺,也就是所謂的裡急後重。痔瘡常常位於肛門口,在排便時容易有肛門搔癢或刺痛的不適感。

3.糞便出血顏色

一般來說,大腸癌位於升結腸或橫結腸,血便較為暗紅色;而痔瘡位於肛門口,血便較鮮紅色。


 

大腸癌的種類

大腸癌的種類,右側大腸癌,左側大腸癌,直腸癌
 

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,因為大腸癌剛形成時,只是一小團癌細胞,並不會引起腸道症狀;逐漸成長增大後,形成腫瘤之後,才會產生症狀。而依照生長的位置不同,引起的症狀也不一樣。

1.右側大腸癌

約有百分之四十的大腸癌發生在近端結腸右側,症狀主要有疲倦、貧血、腹瀉、腹部腫塊等。

2.左側大腸癌

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大腸癌發生在遠端左側,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、便秘或腹瀉、大便變細、腹痛、產生血便、裡急後重等。上述這些症狀可能是慢性或急性大腸阻塞所致。

3.直腸癌

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稱為直腸癌,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(急欲排便卻又解不乾淨)、排便帶血或黏液、排便不完全感等等。

4.晚期症狀

可能會有疲倦、厭食、體重減輕等,通常與癌細胞轉移的部位相關。


 

大腸癌的高危險群

大腸癌的高危險群,體重過重:身體質量指數 BMI ≧ 24 飲食不佳:喜歡吃紅肉、油炸燒烤類與加工食品 運動缺乏:每週運動少於 3 次 不良嗜好:有喝酒、抽菸的習慣 年齡增長:大腸癌好發於 50 歲以上的族群 工時過長:每週工作時間遠遠超過 40 個小時
 

大腸直腸癌約有 2 成與家族遺傳、基因相關,其餘8成則跟年紀增長、肥胖、生活型態不佳與低纖高油脂的飲食等後天因素有關。
尤其是家族性腺瘤 (FAP) 的病人主要是 APC 基因的突變, APC 基因的突變會導致大腸息肉容易大量且廣泛增生,提高了癌變的機率。此類病患產生息肉的平均年齡約 16 歲,若沒有適時治療,到 40 歲前罹患大腸癌的比率將近 100% 。

後天造成的危險因子

  • 體重過重:身體質量指數 BMI ≧ 24
  • 飲食不佳:喜歡吃紅肉、油炸燒烤類與加工食品

  • 運動缺乏:每週運動少於 3 次

  • 不良嗜好:有喝酒、抽菸的習慣

  • 年齡增長:大腸癌好發於 50 歲以上的族群

  • 時過長:每週工作時間遠遠超過 40 個小時



大腸癌常見的7大症狀
大腸癌常見的7大症狀,常出現腹痛或腹絞痛,排便習慣改變,糞便變細,排便出血或帶有黏液,血便,體重減輕,貧血

1.常出現腹痛或腹絞痛

可能是腸阻塞引起腹脹、多氣、多屁所致,造成腹部經常疼痛或絞痛,通常在排便或放屁後明顯改善,但腹痛的情況仍會時常出現。

2.排便習慣改變

排除感染、藥物等原因後,若有持續腹瀉或是便祕的情形,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明顯警訊。若便祕與腹瀉持續交替一段時間,要提高警覺,應儘快就醫檢查。

3.糞便變細

因為排便的通道受到腫瘤的影響而變窄,使已經成形的糞便被壓迫,而出現細條狀的情況。

4.排便急迫感

因腫瘤常長在直腸或接近肛門口附近,產生一種糞便已經到了直腸的錯覺,會有一直想排便的感覺,甚至覺得排便完還解不乾淨。

5.排便出血或帶有黏液

大腸癌的出血大多偏暗紅色,主要是腸內出血停留的時間較長,經過氧化等作用才隨糞便排出。如果排便出血即是不正常的現象,勿擅自推測原因,應立即就醫詳細檢查。

6.體重減輕

未刻意減重,體重卻持續下降,或是出現食慾不佳的狀況。體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癌細胞擴散,過度吸取進食的養分。

7.貧血

表示腸內的腫瘤已有出血現象,血液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卻沒有感覺,沒有及時補充缺乏的鐵質,則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。




大腸癌分期與治療
大腸癌,分歧與治療,如果發生轉移,常發生在肝、肺和骨頭等處,症狀會與轉移到的器官密切相關: 骨轉移:骨頭容易疼痛或骨折,血液檢測時可能會出現血鈣偏高的問題。 肝轉移:病人右上腹有悶悶的感覺,皮膚容易搔癢,嚴重會伴隨黃疸或腹水等現象。 肺轉移:晚上容易出現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咳血等問題,嚴重時會伴隨肺水腫的發生。


大腸癌如果發生轉移,常發生在肝、肺和骨頭等處,症狀會與轉移到的器官密切相關:

骨轉移

骨頭容易疼痛或骨折,血液檢測時可能會出現血鈣偏高的問題。

肝轉移

病人右上腹有悶悶的感覺,皮膚容易搔癢,嚴重會伴隨黃疸或腹水等現象。

肺轉移

晚上容易出現咳嗽、呼吸急促、咳血等問題,嚴重時會伴隨肺水腫的發生。

 


大腸直腸癌的治療策略

現今治療大腸直腸癌治療強調客製化的精準醫療,趨近走向貼近個人化的醫療方針,治療時需要考慮四個重點:

  病人的自身身體狀況 
如果病人的年紀輕、體力好,比較可能接受藥效強的化學藥物,或是接受第二線、第三線的化療藥物,來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。如果病人已是老年,會考慮溫和的治療方法。


  惡性腫瘤的特性  
惡性腫瘤的特性:大腸癌不同位置有時會產生不同的特性,可透過基因分析發現,不同側的結腸癌在基因突變型態有所差異,可依據基因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標靶藥物來治療。


  病人本身基因的多樣性  
病人本身基因的多樣性:因為個體差異的關係,每個患者對化學治療所使用的藥物代謝狀況也不同,可能發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,醫師可以藉由病患體內的基因,選擇傷害較小的治療藥物。
即使無法手術治療的第 4 期大腸癌,會根據腫瘤基因分子標記的特性及癌症特性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,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將腫瘤縮小後以手術切除轉移病灶,即使是晚期的病人也能增加存活率。

  癌細胞分子特性或標記 
癌細胞分子特性或標記:這些基因特徵可以做為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的選擇依據,常見相關基因有:RAS、BRAF、HER2、MSI 等。
    
 

即使無法手術治療的第 4 期大腸癌,會根據腫瘤基因分子標記的特性及癌症特性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,當然最好的情況是將腫瘤縮小後以手術切除轉移病灶,即使是晚期的病人也能增加存活率。

 


常見Q&A

Q1: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癌有關嗎?

Ans:糞便潛血檢查對大腸癌具有早期篩檢的指標意義,可偵測出糞便中微量的血液反應。不過,引起潛血反應陽性的疾病非常多元,只要能讓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像是痔瘡,就會讓檢測結果出現陽性,並非一定是大腸癌所引起。

Q2:大腸癌治療後,生活會有哪些影響?

Ans:大腸癌手術後兩個月內,最明顯的是飲食需要限制。例如:術後一週內需吃流質飲食,像是米湯、過濾無渣果汁、打成流體狀的稀飯、魚肉豆腐、蛋與蔬菜等。之後的 6~8 週,也以低渣軟質飲食,如豆腐、碎肉、較嫩的瓜果葉菜類為主。所以在準備食物上會比較費工夫,也需要注意營養是否攝取足夠。
對於有人工造口的癌友,不論是暫時性還是永久性,在傷口照護與生活上會有些不便,需花一點時間耐心學習照護與適應。如果造口周圍皮膚出現紅、腫、癢、破皮,或出血,可使用紗布或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覆蓋輕抹即可。萬一血流不停,應立即就醫或聯絡造口治療師處理。這個階段需要進行灌腸處理,訓練腸道規則地蠕動,達到與正常的排便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