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「糞便潛血」和「大腸鏡」怎麼做選擇?
大腸鏡和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預防「大腸癌」最有效的兩項檢查,但是,我們該選擇哪一種呢?必須先做大腸鏡還是糞便潛血檢查?或是兩者都需要做呢?簡單來說,糞便潛血檢查,因為僅需採集糞便送檢,施作辦法來說,相對簡單、安全且不具有身體的侵入性,而大腸鏡則能夠直觀大腸內部的狀況,如:是否有息肉?而通常小顆的息肉在做大腸鏡時可以直接去除,便能有效減少未來的大腸癌。通過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麻醉的普及,讓大腸鏡檢不再如同早年那麼辛苦,只是大腸鏡畢竟是一項侵入性檢查,也需要前置清腸準備,不見得每個人都能輕鬆的配合受檢。我們究竟該選擇何種方式檢查?以下來看看詳細的介紹。
⊚ 大腸鏡檢查(是一項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大腸檢查)
理論上來說,大腸鏡檢是直接直觀的檢查,特別是對於小型的腺瘤和鋸齒狀腺瘤,不容易從糞便潛血偵測出來,但透過大腸鏡大部分都會被發現。利用內視鏡直接去觀察大腸內層黏膜變化,檢查敏感性高,可以有效偵測微小息肉與癌前病灶,並可以在檢查的當下,針對有疑問的病灶,直接進行組織的取樣(切片),是一項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大腸檢查。當然不能說大腸鏡的檢查100%安全,還是有一定比率的併發症,但極低(約 1 / 1000-1 / 100)的併發症,如出血、穿孔或是麻醉相關的狀況。
⊚ 糞便潛血檢查
糞便潛血檢查,就是利用定量免疫法,檢測在糞便中的微量血液,目前政府針對 50 -75 歲的民眾,有提供2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,當檢查呈現陽性時,就應該要直接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。糞便潛血檢查是一項快速簡單的檢查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 30% 大腸癌的發生率 。 簡單來說,大腸癌可以更精準的判斷和少選早期癌症,但因為有侵入性,需要前期灌腸,及麻醉風險等,在這種狀況下,可以先選擇糞便潛血檢查,但如果檢查結果是陽性,就要進一步盡快安排大腸癌的檢查了。
▎大腸鏡追蹤的頻率多久一次才算適當?
當次大腸鏡檢查結果 | 下次建議追蹤時間 |
|
1 年後追蹤大腸鏡 |
|
1 - 3 年後追蹤大腸鏡 |
|
3 - 5 年後追蹤大腸鏡 |
▎潛血檢查陽性還是要做大腸鏡篩查,為什麼不直接做大腸鏡就好?
雖然醫師在門診常常提醒患者要去做篩檢。但因為腸鏡的特殊性,需要麻醉,檢查前需要灌腸等前置作業,且具有侵入性,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很容易接受的,最後可能因為緊張和恐懼連糞便篩檢也不做了。
⊚ 大腸鏡檢查優點 V.S 缺點
優點
|
缺點
|
兼具診斷與治療
|
侵入性檢查
|
大腸癌偵測率 95 %
|
需事前清腸準備
|
腸息肉偵測率 90 %
|
|
⊚ 高風險族群:建議以大腸鏡追蹤
另一方面,有些個案可能比較適合直接用大腸鏡追蹤,而不是光做糞便潛血檢查。這些狀況包括:
-
具大腸癌家族史。家族史有多人癌症,特別包括大腸癌者,一等親(父母、子女、兄弟姊妹)有大腸癌病史,建議至晚40歲接受大腸鏡,如果親人罹病年輕較輕(<40歲),檢查時間也應該更加提前
-
糞便潛血檢查陽性、肉眼可見之血便、長期便祕/腹瀉、長期腹脹/腹痛。
-
40 歲以上,飲食習慣不良(嗜吃紅肉、油炸食品及加工肉品)、體重過重、抽菸、代謝症候群、缺乏運動習慣。
-
50 歲以上,屬大腸癌好發年齡,可以考慮規則安排大腸鏡檢查。
-
曾經有腺瘤,特別有 3 顆以上腺瘤、或進行性腺瘤者
-
曾診斷有潰瘍性大腸炎(ulcerative colitis)
⚠ 醫師特別提醒:如果在糞便潛血陽性接受大腸鏡但清腸不佳的患者,有大約百分之三在第二次追蹤後,發現第一次沒看到的大腸癌。當然對患者來說,清腸不佳導致要做第二次檢查的身心挫折感也是很重的。所以好的大腸篩檢與防治計畫,需要醫療團隊完整的說明。提前做好灌腸的準備工作,讓大腸鏡的檢查可以更加有效率的完成。
-
對於平均風險(50 歲以上,沒有家族史)的民眾,定期接受大腸鏡或國健署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,都可以減少大腸癌造成的威脅。
-
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要盡快預約大腸鏡檢查。
-
高風險族群,建議提早或是直接使用大腸鏡追蹤。
-
若當次大腸鏡檢查發現有 1 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、息肉本身分化不良、一次發現多顆腺瘤性息肉,或是當次鏡檢的清腸結果不理想,這類病人都屬於高風險族群,會建議1 年後再追蹤大腸鏡。
-
若非上述高風險的狀況,只有 1 - 2 顆不到 1 公分的小腺瘤,則建議 1 - 3 年再做一次大腸鏡。
-
若檢查無異常,沒有任何息肉發現,再加上清腸結果良好,則建議每 3 - 5 年做一次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