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衛教

癌症治療的人工血管裝了之後會不會痛?關於人工血管一定要知道的事情

目錄
 


癌症治療的人工血管裝了之後會不會痛?
關於人工血管一定要知道的事情

▎前言

當自己確診得了癌症後,還沒緩和心情就要馬上面對化療、標靶藥物的治療,難免會有害怕與抵抗的情緒。化療藥物與標靶藥物都是要利用靜脈注射,長期的注射皮膚可能會失去彈性、暗沉,血管可能會變硬不但會增加打針的困難,也會讓癌友們感到疼痛,造成瘀血或是靜脈發炎,甚至讓化學藥物外滲,因此醫師都會建議一定要做人工血管

但對於病患來說,放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在身上,感覺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是病人,生活上也會造成行動的不方便,所以到底需不需要裝人工血管,時間要多長,多久後可以拆除,是癌友們所在意的問題。


 

人工血管是什麼?

一般靜脈注射是直接將藥物打入靜脈,所以藥物的濃度可以很快達到所需的計量,可是化療藥物持續地注入,可能會造成血管硬化,也會讓血管變得脆弱、越來越難下針,然而藥物一旦滲出,增加造成下針處的血管、周邊組織壞死的風險。

而利用人工血管注射前,藥物先進行稀釋,減低藥物對血管的損害,避免血管硬化,而且整套系統屬於密閉式,比起傳統的靜脈留置針,人工血管的感染風險較低,對於需要化療病患是好的治療方式。


 

人工血管的必要性與優缺點

由於化療藥物太強了,如果像平常打針打在末梢會非常的疼痛之外,藥也可能會漏出來,所以通常是打靜脈。一開始提到化療藥物效性強,長期接受靜脈藥物注射,皮膚可能會失去彈性、變黑,血管也可能變硬,會增加入針的困難,也會讓患者感到疼痛,還有藥物滲出的可能。因此替代的方法既是裝人工血管,可以減少疼痛、滲漏的問題,不用一直找靜脈就可以注射

癌症治療專用的人工血管通常裝置在前胸,因為「方便使用、影響最小」。埋在前胸皮下的靜脈注射專用人工血管,最前端為圓形注射器,後面連著十幾公分長的輸藥管線,最末端連接心臟的大靜脈,藥物注入體內後,可以直接打進心臟。與其他器官相較,心臟最能承受化療藥物所帶來的刺激,加上心臟血流較快,易將藥物推至全身。

 



 

化療療程結束之後人工血管還要留嗎?

一般人工血管平均植入時間約兩年,很多病患會擔心癌症復發,甚至放置更久,超過五年以上,這對許多癌友來說,心理其實很折磨,不管是看到或摸到這個突出物,就會想到自己有病在身,常妄想猜疑癌細胞復發轉移,平添心理負擔及壓力。

有些患者化療療程結束後,仍不肯讓醫師撤下人工血管,導管一放就是好幾年,最後因為摩擦而斷裂,麵線粗細大小的導管就這樣循著血管流至心臟,造成胸悶胸痛,最後進了手術室,醫師以心導管夾出導管。

雖然人工血管可以終身放置在體內,許多癌症專家建議,癌友在化療療程結束後,就應該要取出為了注射而裝設的人工血管,可以減少感染風險,表示自己已經康復,想要繼續放置也可以,只要跟醫師討論過,都可以自行決定哦。